南僑水晶 友善環境天然純淨 支持台灣...
對台南的印象總是明亮輕快的。每次來到台南,總是可以自在的放空,大腦資訊學習那塊直接當機,單純享受體驗台南的美就好了! 「這是個適於人們做夢、幹活、戀愛、結婚,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」 是的!台南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。
對台南的印象總是明亮輕快的。每次來到台南,總是可以自在的放空,大腦資訊學習那塊直接當機,單純享受體驗台南的美就好了! 「這是個適於人們做夢、幹活、戀愛、結婚,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」 是的!台南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。
新城鄉位於花蓮縣北部,是台灣面積最小的鄉鎮,農業產業相當發達,盛產木瓜和芋頭番薯等等,此外,由於盛產玫瑰石和大理石,早期曾因淘金而繁華一時,清代中葉,此地是漢人與原住民的交易大市集。日治時期的糖業小火車以此為起點,往南可達壽豐糖廠。除了到七星潭風景區欣賞海景以外,來到新城鄉還可前往景點慈濟精舍、新城保安宮、七星柴魚博物館、噶瑪蘭紀念公園和原野牧場等等旅遊景點,也別忘了品嘗最新鮮、道地的翻車魚料理!
南澳鄉不僅有美麗的山水景色,更有南澳農場的露營區,更多溪邊的露營場地可以運用,是個好山好水的地方。更有神秘海灘、海蝕洞..等地質景觀景點。來到靠海的宜蘭南澳鄉,也不容錯過新鮮美味的海鮮、烏醋麵…等美食。在宜蘭一定要來品嘗在地現撈現抓的海鮮,嚐一下那新鮮海鮮的滋味,還有當地有名的烏醋麵,絕對是必吃。
吉安鄉是花蓮縣最具發展力的鄉鎮,人口僅次於花蓮市,為全縣第二,但其面積卻是花蓮市的兩倍有餘。鄉內居民包括閩南、客家、外省、原住民四大族群,產業無論是農業或工商業均相當發達,市區與花蓮市連成一氣,發展甚為迅速。鄉內人口多集中在與花蓮市接壤之區域,因花蓮市居住空間不足,而成為花蓮市的人口郊區發展處。鄉內西、南部之沖積平原以農田為主,人口分布較為稀疏。
相較南澳北溪深且陡峭的溪谷,南澳南溪淺而寬,大石林立,且因激流沖刷,形成許多大小不一的深潭及瀑布,若你來到此地,靜謐的氣息正適合聆聽大自然的聲響,行走其間,但見群山蒼莽,山色翠綠、空氣鮮美彷彿可咀嚼出味道,奔馳於山間公路、花木、日影、山園...歷歷如畫,足見大自然的賜予是如此豐盛,令人感動。
七星潭位於花蓮縣新城鄉,為一新月型海灣,海水潔淨蔚藍,清晰可見浪濤中的石礫,原本只是一處平靜的小漁村,因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,加上賞景步道、海邊亭台、觀日月樓、賞星廣場、石雕公園、自行車道等設施,讓遊客都能盡情徜徉於碧海藍天之中。
蕃薯寮位於海岸公路18號橋旁,在此可以觀賞到公路兩側,因不同地質在溪流的堆積及切割作用下,形成對比明顯的地形景觀,公路西側是溪谷盆地,地質由泥岩與砂頁岩互層所組成,岩質軟弱;東側則是陡峭峽谷,地質是都巒山層火山集塊岩,堅硬緻密。
遠雄海洋公園位於花蓮縣壽豐鄉鹽寮村,距離花蓮市區約10公里,是全台灣相當著名的海洋公園,佔地相當廣大約有50公頃,規劃了8大主題區域,除了擁有遊樂園的娛樂設施以外,還有精采的海獅秀、海豚秀,園內還有空中纜車及電扶梯載送遊客,讓人能在遠雄海洋公園享受最開心的一段旅程。
當你行經在落落長的台11線道上,芭崎瞭望台可以說是此路最美的「轉淚點」, 因為地理位置好,設有眺望台供遊客眺望太平洋,是花東海岸公路上難得的制高點,登上眺望台,可以看見磯崎海灣和龜吼海岬及新社海崖,再加上四周種滿了各種遮蔭的樹木及鮮艷的花圃,常常令遊客流連忘返。
樟原村位於長濱鄉最北端,早期的樟原村遍生許多原始樟樹林,日治時期曾是台灣樟腦的重要產地,樟原村內最具特色地標為樟原基督教長老教會,是阿美族樟原部落學習諾亞造方舟的精神,居民主動奉獻集資,並以賣野菜、抓青蛙等方式,自行設計興建的一所教會。
卑南鄉位於台東縣中部、花東縱谷平原南方,中央山派和海岸山脈所夾,地形以山地為主,有山有水的景觀讓卑南鄉成為台東旅遊相當興盛之地,卑南鄉內居民以漢人為主,另有約35%的台灣原住民(卑南族、阿美族、魯凱族),產業以農業居多,近年來因知本溫泉及天后張惠妹而聲名大噪,成為新興的觀光景點,觀光業大為蓬勃發展。
池上是花東縱谷著名的「魚米之鄉」,米以池上米為貴,魚則來自大坡池,目前大坡池風景區面積約有20公頃,設有環湖步道與自行車道,是進行植物觀察、賞鳥、垂釣、健行、騎自行車等休閒活動的理想場所。
羅山遊憩區內最著名的景點當屬於羅山瀑布。羅山瀑布位於螺仔溪上游,是因海岸山脈斷層地形所形成的一個瀑布,高約120公尺,分上下兩層,水量豐沛,氣勢驚人。即使在台9號省道公路上,都可看到羅山瀑布猶如一道細細的銀鍊,懸掛在青翠的山壁之間。
以關山米出名的關山鎮,是由海岸山脈和中央山脈兩面夾山形成的山城,過去在池上米的光環下略為沉寂,但關山米仍是許多老饕首選;踏進關山鎮,你會發現此地仍保有日式街景風格,老房子、清淨的道路與規劃整齊的街區,彷彿重回昔日的古老時光。關山環繞腳踏車道是全台第一座專用腳踏車旅遊道路,全長達12公里,腳踏車道主要沿關山大圳興建,腳踏車道環繞關山,路況平坦舒適,腳踏車道路面寬約三至四公尺,遊客可以在此地欣賞一年四季隨著時序變化的稻田景色。
大武鄉自古便以「台東門戶」著稱,此地為山和海的分界,若經過大武鄉,千萬不要錯過深受饕客喜愛的大武漁港,大武漁港外海是台灣七大漁場之一,魚產豐饒,緊鄰大武漁港的太平洋鮮魚湯、同發順餐廳、龍鳳餐廳等海鮮料理餐廳,俗擱大碗,運氣好時還有龍蝦、刺鮭等特殊海鮮料理可品嚐。
來到我自然生態農園,很難相信過去此地曾是荒蕪一片,農場主人費時20年,以自然農法耕種,不使用化學農藥和肥料,將原始林雜生的概念,應用在有機農場裡,並將老子的自然哲學當成自己的生活態度,如今,樹已成林、蝶舞紛飛、蛙鳴蟲叫、鳥語花香,農場主人的自然夢正實現。
位於南迴線最南端的達仁鄉,有著臺灣難得一見的自然原始風貌,傳統的排灣族的文化,和那擁有百年歷史的土坂吊橋,正是見證排灣族與達仁鄉的故事,鄉內居民以台灣原住民排灣族為主,產業則以農業為主,特產有咖啡、羊奶頭、橄欖露。達仁鄉土坂地區排灣族的五年祭(竹竿祭)是排灣族五年才舉辦一次的盛大祭典,其意義在於迎接祖靈、團結禦敵和賜福。
還記得過去那位名噪一時,以一副無鏡片大眼鏡、黑色大皮鞋、短領帶及黑帽子為造型而走紅的諧星脫線嗎?十幾年前,他放下演藝圈的事業,憑著一股傻勁、耐力與恆心,在台東鹿野地區經營起「養雞場」,努力從藝人轉型成為農民。如今他的「脫線戰鬥雞」(悶燒桶仔雞)聞名全台,成為鹿野鄉極具知名度的一處旅遊景點。
利嘉林道蜿蜒於大巴六九山區,是許多山友喜歡探訪的簡單古道,難度低,可單日往返,全長39公里的利嘉林道貫穿台東縣卑南鄉,曾經是一條伐木古道,也曾是卑南族大巴六九部落的獵場與農墾地,連接林場與平地的林道,近年來成為台東新興的生態露營旅遊地,在林間搭帳野炊,感受四周的蟲鳴鳥叫,輕易的便能探訪大自然,屏除電子商品,為自己留下與自己及親友相處的時間。